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大林講堂佛學講座 普賢十大願之人間行持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大林講堂佛學講座 普賢十大願之人間行持

【人間社 翟淑珍 嘉義報導】 2024-11-25
佛光山大林講堂於11月24日舉行佛學講座,禮請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主講「普賢十大願之人間行持」。法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領眾深入探討十大行願的實踐之道,吸引超過150位信眾聆聽法義,法喜充滿。

妙南法師引用《華嚴經》經題,說明「以萬行之因華,莊嚴無上之佛果」,即是在生活中行六度萬行來成就莊嚴廣大無礙的佛國淨土。並提問大眾:「誰是善財童子?」引述澄觀大師的解釋:「善」為解心順理,「財」為積德無盡,進一步引導大眾體會,原來「善財童子」象徵著每一位「解心順理」與「積德無盡」的修行者。

「佛是在人間成就佛國淨土,於輪迴中證得解脫的。」法師進一步闡明人間修持的重要與殊勝,諸佛與眾生的世間並無二致,世人的清淨心本與諸佛無異,在實踐菩薩道的此時即是自身的佛國淨土,生命在輪迴裡就解脫。

《華嚴經·入法界品》中,善財童子參五十三位善知識遍求法門要義,終參普賢菩薩「如何實踐菩薩道,直至成佛」,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指出成就如來功德門的十種廣大行願:一、禮敬諸佛;二、稱讚如來;三、廣修供養;四、懺悔業障;五、隨喜功德;六、請轉法輪;七、請佛住世;八、常隨佛學;九、恆順眾生;十、普皆回向。這不僅是人間修行的實踐指南,也是整部《華嚴經》的精要。

接著法師依次帶領大眾深入理解普賢十大願的內涵:「禮敬諸佛」、「稱讚如來」、「廣修供養」是屬於修行次第中的身口意供養;「懺悔業障」、「隨喜功德」即是行為的改進與心意的淨化;實踐「請轉法輪」、「請佛住世」才能法輪常轉、慧燈不滅。「常隨佛學」是上求佛道;「恆順眾生」是下化眾生,「普皆回向」是總回向。並提及「人間佛教之恆順眾生」,以「眾生」為「樹根」,「諸佛菩薩」為「華果」譬喻,感謝有眾生來啟發己之大悲心,若能以「大悲水」饒益「眾生」,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「華果」。

今年適逢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僧伽教育60周年,回顧從東方佛教學院的創立,到全台多地的佛學院擴展,甚至遍及國際的佛法弘揚足跡,再到線上佛學院及系統大學的成立,無不展現大師的慈悲願力與智慧遠見。妙南法師以此勉勵大眾延續大師的慈心悲願,跟隨大師的腳步,依循普賢十大願的修行次第,「娑婆即淨土,人間即法界」,共同建設娑婆世界的人間淨土。
12345678910第1 / 208頁
追蹤我們